二、阅读下列文段,按要求完成第6~10题。 (共5题,共25分)
【甲】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名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 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 ”
( 节选自东晋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)
【乙】燕市①带面衣②,骑黄马,风起飞尘满衢陌。归来下马,两鼻孔黑如烟突®。大官传呼来,百姓窜▲不及,狂奔尽气,流汗至踵。
遥想江村夕阳,渔舟投浦,返照入林,沙明如雪;花下晒网罟®,酒家白板青帘,掩映垂柳,老翁挈鱼提瓮出柴门。此时偕三五良朋,散步沙上,绝胜长安骑马冲泥也。
(节选自明代屠隆《在京与友人书》,有删减)
注释:①燕市:明都城北京。②面衣:面巾。③烟突:烟筒。④投:停靠。⑤罟(gǔ):捕鱼的网。
6.甲文加点的词语中,最适合填入乙文的是( ) ( 2分)
A. 通 B. 还 C. 避 D.延
7.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(4分)
(1) 咸来问讯。 (2分)
(2)沙明如雪。 (2分)
8.甲乙两文描绘的乡村生活,都富有人情之美。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。 (3分)
9.两位同学围绕甲乙两文内容展开对话。请将对话补充完整。
小语:陶渊明想借“桃花源”来表达 (1) 。 (2分)
小文:是啊,屠隆也说江村“绝胜长安”,他的生活态度与陶渊明相似。小语:但是,如果人人都流连乡野,就怕没有人操心国家大事了。
小文:不会的。范仲淹的“进亦忧,退亦忧”就告诉我们 (2)。 (3分)
10.乙文“花下筛网罟”引人遐想,花是诗文中常见意象,读花赏花,兴味盎然。班级就此开展“觅花辑诗文”活动。
(1)请将以下“花之诗文”补充完整。 (6分,每空1分)
① 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 (唐·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)
②相见时难别亦难, 。 (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)
③ 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 (宋·晏殊《浣溪沙(一曲新词酒一杯)》)
④香远益清, 。 (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)
⑤山重水复疑无路, 。 (宋·陆游《游山西村》)
⑥ 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 (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(其五)》)
(2)请你辑录杜甫《春望》中合适的诗句: , 。 (2分)
(3)辑录时,有同学错误选取了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中的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请你解释这句诗为什么不能入选。 (3分)